徐振刚: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2021-11-14 17:24:37         已有 364 人浏览

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为原料生产各种能源或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煤炭转化和后续加工2 个环节。煤炭转化是指煤炭经过化学反应过程得到气态、液态或固态产物的过程,主要有煤炭气化、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高温炼焦、煤炭中低温热解等工艺过程。显然,上述不同形态的煤炭转化产物并不一定是市场上需要的最终产品,因而往往还要对这些不同形态的产物进行适当的后续加工,以最终获得可以直接使用的各种能源或化工产品。后续加工主要包括以煤气中的H2、CO 等气体组分为原料的化工合成和对煤炭转化液态产物进行加氢提质与改性等深加工的工艺过程。传统煤化工的典型代表有煤炭炼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电石-乙炔-聚氯乙烯等。现代煤化工相对于传统煤化工而言,不仅表现在产品种类的逐渐增多和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更体现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工艺过程控制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安全手段和环保措施的日臻完善等。现代煤化工的典型代表有煤直接液化、煤气化、合成气费托合成( 煤间接液化) 、大型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甲醇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从20 世纪末开始,中国现代煤化工经过了近25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1 煤化工发展历程

1.1 “九五”期间,梳理实验室成果,开始试验验证

1.2 “十五”期间,转入工程化开发,开始中间试验

1.3 “十一五”期间,转入产业化开发,开始工业示范

1.4 “十二五”期间,转入商业化开发,开始升级示范

1.5 “十三五”期间,转入企业化运营,继续升级示范

2 煤化工核心技术

2.1 煤气化技术

2.2 煤直接液化技术

2.3 煤间接液化

2.4 煤制烯烃技术

2.5 煤制乙二醇技术

2.6 煤制芳烃技术

3 煤化工专用催化剂

3.1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

3.2 费托合成催化剂

3.3 甲醇制烯烃( MTO) 催化剂

3.4 煤制乙二醇系列催化剂

4 煤化工关键设备

4.1 大型煤气化炉设备

4.2 煤直接液化反应器

4.3 煤间接液化反应器

4.4 大型空分设备及压缩机组

4.5 特种泵设备

5 煤化工工业化示范和升级示范典型项目

5.1 世界上首个煤直接液化工业化示范项目

5.2 世界上首个煤制烯烃( DMTO) 工业化示范项目

5.3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5.4 世界上单厂生产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 SMTO) 工业化升级示范项目

6 煤化工产业规模

6.1 煤制油( 包括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油共炼)

6.2 煤制烯烃( 包括煤制烯烃和甲醇制烯烃的MTO 与MTP)

6.3 煤制乙二醇( 包括其他气源制CO 和H2)

6.4 煤制天然气

7 现代煤化工发展回顾与思考

7.1 技术研发与经费投入

7.2 中间试验与工程示范

7.3 项目准备与工程建设

7.4 企业运营与精细管理

7.5 行业规范与专业管理

7.6 政策引导与宏观调控

7.7 发展质量与科技创新

8 现代煤化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8.1 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8.2 研究重点及方向


作者简介:

图片


徐振刚( 1960—),男,吉林梨树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煤化工专家。1982 年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现为辽宁科技大学)煤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 年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机化工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化学工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9月—1992年11月,在德国克虏伯·考伯斯公司煤气化工程部进修煤气化与IGCC技术;自1985年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气化研究室工作以来,历任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11 年4月—2019 年8月,在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研究院工作,历任煤化工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兼任煤化工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及煤化工管理部(分管技术创新)副总经理等职务。2019年9月至今,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工作,任(煤化工)首席科学家。

徐振刚研究员长期从事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以及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方案优化、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的技术管理工作。先后负责或参加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5项,洁净煤技术国际合作研究与咨询项目5项,煤化学与煤化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10多项;煤气化项目工程设计与工程建设项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近10项;地方或企业煤化工产业规划、循环经济园区规划编制10多项,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方案优化、工程设计、项目建设、生产运营、优化升级等技术管理工作6项。作为项目组长、专家或顾问,参与完成20多项国家研发项目或课题的立项评审、验收或鉴定,10多个大型现代煤化工园区规划咨询论证,20多个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评审和项目申请报告立项评估,以及3个大型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等专项技术工作。

徐振刚研究员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煤化工专业组专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荣获省部级科技奖 5 项,参与制订《煤化工术语》等3项国家标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科技论文14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7名(其中2名在读)。

全文下载:中国现代煤化工近25年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1576544670375.gif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部分视频、文字、图片之类素材可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本网无法鉴别其知识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本网15701360683(仅限微信沟通),邮箱地址:wbmn86@aliyun.com。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不作任何承诺。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在线客服系统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