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ETC的未来发展思考

2021-05-01 22:20:34         已有 270 人浏览

3月26日,2021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创新·赋能”技术交流活动(第一期)在北京举行,来自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副主任王刚发表主旨演讲《ETC的未来发展思考》,本文为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图片

王刚

感谢协会,协会是我们的家,今天回到家里,做点交流,说点心里话。说一说ETC的未来发展思考,在这儿,也借此机会特别感谢所有参与ETC工作的同行。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不当之处大家可以批评。


现有基础

在取消全国省界收费站工程后,我国高速公路现有ETC门架2.66万套;ETC用户2.26亿,ETC车道6.8万条(含ETC专用车道和混合车道);天线(RSU)等外场设备逾25万套;这些都是截至2月底的数据,随着随着新开通高速和改扩建公路的变化,还会发生变化,都是动态的数字。

可以说我们国家ETC应用领域收费系统已经成了规模化应用,全国一张网运营、一体化服务的格局初步形成,现在已经是全球公路收费联网里程最长、外场设备最多的收费系统,是一套与高速公路生产运营息息相关的关键核心系统。


未来发展思考

协会让我谈谈最近想法,我也结合工作中一些领导要求,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背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来谈谈我的思考。“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目标,每一条都很难达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发展,就有创新空间,就有发展动能,包括企业、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道路经营者等,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用系统性的观点思考一些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推动解决一些问题。

思考点一: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专项提升

第一个点,从(省界收费站)撤站完成之后到2020年5月6号恢复公路通行收费,部领导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提升ETC服务,这张网如何提升效能,提升服务。

有两个方面的专项提升,一是ETC服务提升专项行动,一个是MTC服务提升专项行动。

ETC有四个体系:第一业务运营,生产运营;第二系统运维;第三网络安全,现在系统每天承受着百万量级的网络攻击;第四客户服务,如何让2.26亿客户更满意,更舒适,更便捷,是我们的目标。

ETC下一步发展目标就是在线化,现在是离线,会有一些问题,比如之前发票的问题就是因为离线系统导致,导致人民不满意。所以在线化,下一步是ETC发展主题和重点。

前几年发展重点放在ETC上了,MTC的效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下一步MTC如何改造,如何升级也请大家多提建议,我们也在思考探索。服务提升是专项行动,有目标的,到时候定任务,定指标,做思考,做通报。

思考点二:“ETCⁿ”促生新业态新模式

一是积极推进ETC前装普及。

我们希望,2021年实现OBU车载供电,计划明年推动OBU和CAN总线、TSP系统相连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车和路要交互,得有工具,有通道,有介质,OBU现在是收费介质,未来要作为车与路连接的介质,要自然的迭代和升级。乐观估计,3、4月份就有前装OBU的车型下线了。

二是推进ETC多场景应用。

ETC进入城市停车场,目标就是“让停车收费不停车”,还不用扫码,这件事儿很难,因为要进城,要稳中求进,很多省做了尝试,尤其是北京和江苏。ETC停车收费是全在线方案,有别于高速公路ETC收费。

三个最主要的不同:一是银行不再垫付;二是拓展到其他行业,要与国家金融体系交互;三是停车场的业主不大欢迎T+4的结算方式,周期太长,所以ETC、停车场都要在线,这是ETC自我演进、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

除停车缴费之外,ETC还可以与加油、洗车、充电以及服务区等场景进行融合,可以建立与ETC+旅游、ETC+服务区应用其他服务的融合。ETC就是一个工具,希望可以在更多场景发挥作用,越用越有价值。

思考点三: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部里面正在组织研究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相信大家都在关注,我谈几点认识,这不代表我们单位,只是个人的看法。

未来公路差异化收费要精细化,精准到位,推动降低公路物流成本;科学施策,提升路网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精细服务,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前几天我跑了四个省,原来好多省已经在探索这项工作了。工作能不能再细致点?帐单可以更细化,从哪儿到哪儿,什么车型,收多少钱,用ETC优惠多少,因为车型差异化,路段差异化打了多少折,实际收了多少钱,有什么好处等等,老百姓一看帐单确实有优惠,这就是获得感。此外,作为公路运营业主,按国家政策执行下来,到底为出行者提供了多少优惠,不能是糊涂帐,只能用数据说话。

建议未来所有差异化收费都依托ETC,ETC使用率大幅度提高,也是一举多得,路网效率也会提升,成本还会下降,这是关于差异化收费几点考虑。当然,如何实施,最后以部里出的文件和各省市制定方案为准。

思考点四: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

有几个困惑:

一、什么样的高速才是智慧高速?

二、智慧高速能给车带来什么,给用户带来什么?

三、智慧高速能给道路经营者提供什么?

四、怎么评价智慧高速?业主为什么投资搞智慧高速?收益在哪里?

前些年各省市都很积极推进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各种先进的技术落地。今年出差一圈,我发现行业已经对智慧高速车路协同产生疑虑,现在企业积极,政府积极,要推动社会发展。但业主为什么要投,能有什么收益,说是能让效率提升,安全事故降低,服务水平的提高,但业主关心能不能多收点钱。

因为很多高速公路的收费经营期是固定的,经营期内如果能多收一部分钱,就能更好养护,更好服务,更好救援,赚了钱再来建高速公路。光喊口号不行,我们要去研究,要解决业主关心的问题,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才会有生命力。

个人对智慧高速发展有几点认识:

HOME

1、智慧高速应支持路网全天候通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我跟业界很多专家有过交流沟通,我认为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建设出发点和目标,起点和终点,都应该支持路网全天候通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高速的特点是什么?快速,安全,有保障,通行时间比较好把握,也就是全天候通行。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都受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等影响,高速公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封闭,封闭一天就损失多少亿,按2019年的数据计算,江苏一天差不多一点五亿,广东一天二点几亿,全国一天下来近二十个亿。

如果说因为投资建设智慧高速,使得高速公路在恶劣天气时尽量避免封闭,或者减少封闭时间,就意味着增加了收入。黑龙江投资几千万建智慧高速,封路少了,靠通行费就收回来了,而且业主后续投资就有积极性,有账算,能算过来,社会也满意,封路少了,选择多了,拥堵也少了。

2、智慧高速建设是不断演进的过程,不应一蹴而就,应分阶段、分步骤推进。

智慧高速建设要分阶段,分步骤实施,不要脑子一热,几百公里全上去了,这是有风险的。

3、智慧高速并不意味着全路网铺满监测感知设备,应以业务目标为导向,按需建设。

智慧高速不是公路上全铺设备设施,考虑过建设成本吗?考虑过以后的维护成本吗?

4、应充分发挥既有系统价值。

要充分考虑如何发挥既有设备价值,不能什么都上新的。智慧高速建设要因地制宜,重点路段首先实施,先解决重点问题,提高路段运营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是为了智慧而智慧,为了协同而协同。

个人对车路协同技术的几点认识:

HOME

1、车路协同出发点和目标,应和智慧高速一样,支持全路网的全天候通行,既让出行者受益,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又让道路运营者受益。高速公路运营要有平均速度的概念。

2、路侧智能应与单车智能进行互补,共同助力自动驾驶。单车智能能实现的,路侧还干啥?如果单车智能干了70%,路侧智能再干20~30%,把其他系统也加进去。

3、道路经营者仅开展 I2V  V2I 的信息交互,不宜涉足 V2V 和单车智能领域。单车智能是车厂要做的,除了和车厂紧密衔接,我们要界定工作边界。要想清楚车路协同能干啥,不要全铺上。

4、车路协同建设也应充分发挥既有系统价值。

高速智能化现有基础:

HOME

一是,ETC联网收费系统。ETC有成熟的国家标准、检测规范支撑,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到系统的集成和软件的开发,再到运营和客户服务保障,已经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服务链条。生态有了,有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是有了广泛用户基础,2.26亿用户大约是汽车保有量的80%,还有哪个系统能有这么大用户量?

ETC高速公路生产系统的关键系统。ETC系统初步具备了车与路的通信能力,国标中已预留通信空间,交互过程有安全体系保护,有密钥,是安全的。

再有高速公路建设了庞大的监控监测系统,高速公路很多路段全覆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等,交通运输部正在推重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公路监测系统实际已经覆盖比较全面了。

ETC和车路协同的“新基建”

ETC后续如何深化应用?如何与车路协同、智慧高速发展同步?大道至简,充分发挥现在2.6万个ETC门架的作用,我有一个设想:

第一步

充分利用现有门架、OBU的蜂鸣功能和情报板,实现I2V功能。我们共同去研究,集成商,设计院可以充分研究,这是产业机会。系统把监测到的拥堵或者事故信息,通过通信系统,传递给后方车辆,提醒后方车辆提高警惕,减低车速。如何实现?现在平均6~8公里就有一个门架,120公里时速情况下,3秒就能传递数据,接收信息后,OBU连续蜂鸣10声,警示司机采取安全措施,同时情报板展示前方几公里出现了什么问题。

前提是,监控监测系统和收费系统融合打通。必要场景可额外增设ETC天线和监控监测设备等外场设施。

图片

第二步

依托车辆选装ETC工作,推动ETC前装普及,鼓励研发智能型OBU,实现OBU与车辆CAN总线和TSP系统的融合连接,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信息,实现更高等级的车路协同(I2V),支持自动驾驶。

必须承认,现在有一部分OBU设备有问题的,前装之后这类问题将减少很多。现在要开发智能型OBU,现在监控系统采集监测信息,事件信息,透过通信系统传递到ETC门架上去,未来智能导航仪,收音机也可以作为提示设备,这也是车路协同实现的方式之一。如果不够,在河流,隧道,气象灾害多发区等路段再增加一些检测设施。

这里要强调,ETC是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信息,从而为更高等级车路协同提供支持。现在L2、L3等级自动驾驶车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路方没有责任的,但当路方也给车辆发送信息的时候,可能就要承担责任,必须考虑路方的责任豁免问题,怎么豁免?路方的信息只是为车辆计算平台提供参考,可以选择用,可以选择不用。商业模式,那是下一步的事儿。

我个人认为,

如果公路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融合打通,将会产生聚合效应,衍生出很多新的应用和服务。通过优质服务增加道路经营者收益,应作为道路经营者考虑建设智慧高速和车路协同,要考虑收益。

如果基于ETC融入车路协同能落地实现,ETC肯定要迈入千亿级的产业规模。高速公路行业会因此节约数以千亿级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系统,这是新基建精神的要义。

再有,要同步开展基于V2X的研究和实现,不断推动技术、业务的融合发展,路网中心其实也承担着京沪高速先导示范车联网建设。我们应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速公路智能化之路。

1576544670375.gif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部分视频、文字、图片之类素材可由注册用户自行上传,本网无法鉴别其知识版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本网18610290738(仅限微信沟通),邮箱地址:wbmn86@aliyun.com。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不作任何承诺。本网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在线客服系统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